黃宇寒 Han,第一人稱視角的自我對話

第一人稱,但不是單數。
Ngai,客語中的「我」,最親密、也往往最讓創作者苦惱的第一人稱。我們如何一面深入爬梳自我,同時又不致過於耽溺?黃宇寒給出了自己的答案:新專輯中她使用七種語言,讓不同的聲氣交疊出同一個主體,而這一切又彷彿側面象徵她對「自我」的追問:當我能夠用各式各樣的方式發聲,哪一個才是真的我?或者,全部加起來才是完整的我?
黃宇寒的音樂,總帶著尋找的氣息。從首張專輯《有時有日》到《虛空現下》,她嘗試把客語唱進不同曲風,證明母語也能清晰、強壯。但在短暫的注目與掌聲過後,她也經歷了低潮:創作的停滯,情緒的崩解,甚至懷疑「記得的是她唱客語的歌,而非她的客語歌唱的是什麼」。那些裂痕,成了她必須跨過的縫隙。

新作《Ngai》是她帶著傷口再出發的專輯。專輯名在客語裡是「我」,卻不是單純的自傳,更像是重新縫合自己的方式——她把七種語言(客語、台語、英語、粵語、法語、韓語、阿美族語吟唱)放進同一張專輯裡,和音樂人 Suming、雷擎、張伍、Wing 共同創作,有時對話,有時是同一個心靈的不同聲音。多語在這裡不是炫技,更像是一次次相遇,或者解離的過程。

這正是「尋找」的奇妙之處——有時,我們必須穿過那些不是自己的地方,才能找到自己。

從〈人啊人啊〉的冷眼質疑,到〈淰淰〉滿溢的思念;從〈暮春〉的祝福到〈Why〉的錯頻與拉扯;經過〈毋使悲傷〉的安慰、〈時間在行〉的自我提醒,再走到〈無聲人〉的沉默,最後在〈Running〉以奔跑找到自由。每一首歌,都回應她如何面對挫折、重新呼吸的痕跡。

似乎又回應了曾在首張作品發行時分享心路的她:「有段時間我的內心好空,好像我把所有的快樂,都放在音樂裡面了。」《Ngai》裡的黃宇寒,似乎隨時都在感受,感受音樂給了她什麼⋯⋯破碎與修復、錯頻與共鳴、孤獨與自由,當她讓音樂穿過「我」的時候,她的音樂也穿過了我們。

而在派歌行銷團隊的協助上,此次專輯的發佈也在各大音樂平台上也獲得了非常有效的曝光,讓更多聽眾能夠感受到他們作品中所蘊含的溫暖和力量。

Apple Music

Apple Music 文字專訪

Apple Music 官方收錄歌單:台灣製造

Spotify

Spotify WEB 官方收錄歌單:EQUAL Tauwan

 

KKBOX

KKBOX WEB 首頁Banner

KKBOX WEB官方收錄歌單:華語新浪潮

KKBOX WEB官方收錄歌單:華語速報新歌

 

派歌團隊積極爭取任何曝光機會,希望能夠讓歌曲獲得最大程度曝光,

將好音樂推廣給更多人。